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搏命-《三国之龙图天下》
            
            
            
                
    第(2/3)页
    “那就是不管怎么样,我们杨家都是死啊!”
    众人有些沮丧。
    “也未必!”
    杨修想了想,意味深长的说道:“天下本无路,但是有人走,就出来路了,杨氏一门,虽在汉朝廷已经绝路,可未必就没有别的路走了!”
    杨彪目光凝视杨修,幽沉的问:“德祖,你何时有了这样的想法呢?”
    杨修沉默了半响:“在魏军兵败宛城之日!”
    “你是失去了对汉室的信心?”
    杨彪眯眼。
    “我是失去对天下的信心!”杨修摇摇头,道:“新朝换旧朝,已是在所难免,魏王虽是雄才武略之人,奈何大明天子那才是天纵奇才啊。”
    “此言不许再言!”
    杨彪摇摇头:“我杨氏一族,只要汉室一天还在,总归还是汉室之臣!”
    “诺!”
    杨修点头领命。
    但是他却领会了父亲的意思,汉室在,方为汉室之臣,汉室若不在,他们可不是魏朝之臣。
    “汝等也不必争了!”
    杨彪摆摆手,道:“如今大势未出,尚且局势不明,动则死,还不是时候,所以现在我们什么都不能做!”
    “是!”
    众人对视了一眼,点点头。
    “杨通!”
    “在!”
    “你北上吧!”杨彪轻声的道:“在邺城,你无用武之地,唯有北上,此事冀州乱,幽州动荡,我杨氏一族终究有些底蕴,河间,巨鹿等郡府皆有我杨氏之人,你去收拢一些兵丁,做最坏的打算!”
    在邺城,荀彧盯的太死了,他们根本不可动。
    但是朝廷刚刚北上,荀彧又要顾着粮草调运,根本没有时间梳理河北,而这时候燕军兵败,正是彷徨之时,也没有精力来治理河北。
    他们杨家有世家之名,可收拢读书人,然后整理兵卒,尚且能积累一些实力。
    当初袁绍就是这样积累实力的,袁绍离开雒阳的时候,就那点兵马,他之所以能在短短时间只能夺取河北,那是因为他凭借这世家之名,把大部分的世家门阀,乡绅豪族,收拢门下,收取大多读书人支持,然后才能征兵才毫无阻碍。
    “是!”
    杨通点头。
    ……………………………………
    邺城的暗涌还在酝酿之中,而在豫州战线,却在寒意之中爆发了一场冬季遭遇战。
    黄忠想要偷袭孙策。
    孙策也想要趁着这个机会偷袭一下黄忠。
    结果他们半路遭遇。
    这一场遭遇战打下来,双方都有不少死伤,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只能暂时安分下来了,稍稍做休整。
    吴军军营。
    孙策统计了一下伤亡,有些感叹说道:“越是和明军作战,伤亡比例就越是扩大,明军的坚韧比我吴军还是强上不少的!”
    一开始他还能和明军拉平一下距离,但是随着明军做出调整之后,他几乎是打一仗,输一仗,而且双方伤亡比例越来越拉大距离了。
    “大王,明军战斗力甲天下,并非虚言,他们是根底上改变了儿郎的作战方式,所以能和我们拉出距离来,一点都不出奇!”
    鲁肃站在旁边,低沉的说道:“很多人没有看好明朝廷的新政变制,但是不可否认,有时候改变是一个进步,我们的儿郎还沉迷在过去的作战方式里面,但是明军,他们不管是精神面貌,还是作战方式,都远远超越我们了!”
    身在沙场,这是他感受最深的。
    孙策沉默了半响,最后摇摇头:“孤不如牧龙图,他敢做的事情,孤不敢做,因为孤没有他这么大的胆子!”
    他要是敢在江东学明朝廷的做法,第一个反他的人就是江东的世家门阀了,包括乡绅豪族,甚至是满朝文武。
    “大王也不必太过于忧心,他们也有他们的弊端了!”鲁肃说道:“兵虽然精锐,却兵力不足,我们还是有机会的!”
    “希望吧!”
    孙策点头。
    “并报大王,周都督来了!”
    “公瑾?”
    孙策眸子一亮,高兴的说道:“快请!”
    “是!”
    很快周瑜就走进来了。
    “公瑾,你如何来了?”孙策赶紧问。
    “在柴桑布了一局,就北上了!”
    周瑜微微一笑,江东美周郎之名不虚也,笑容之中绽放出能让万千少女都颤动的气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