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风险与利益成正比-《单挑好莱坞》
第(2/3)页
索尼和迈克尔·杰克逊的矛盾,就此告一段落。
2001年,迈克尔·杰克逊发布新专辑《Invincible》,全球销量1000万张。
1000万的唱片销量,对任何一个其他歌手来说,都是非常可观的数字。但是对迈克尔·杰克逊来说,就是侮辱。
双方的第二次矛盾爆发。
迈克尔·杰克逊公开指责索尼唱片没有认真的推销他的新专辑,不肯给预算拍摄音乐录影,导致销量平平。甚至还在伦敦、纽约组织了歌迷会,公开声讨索尼,打出了“索尼滚粗”、“反索尼”等标语。
索尼唱片的总裁汤米·摩托拉因此大怒,指着迈克尔·杰克逊的鼻子大骂,说了很多涉及种族主义的侮辱言辞,并愤怒的表示:“我要毁了你!”
索尼唱片随后做出了公关危机行动,解雇了汤米·摩托拉,企图重新把迈克尔·杰克逊拉回谈判桌。
不过,这一次的迈克尔·杰克逊,没有妥协。
然后,第二次性侵丑闻就出现了。
即便是现在,迈克尔·杰克逊依旧被洛杉矶法院处以禁足的处罚,不仅不许处境,国内的行动,也要得到警方的批准才可以。
3月末,案件就会重新开庭。
经过3-5次的庭审,法院将会对迈克尔·杰克逊的性侵孩童案,做出判决。
很显然,这一次,双方没有在利益上达成一致,是真的闹翻脸了。
十年前的那次,虽然闹的很大,但是结果是私了。
如果这次开庭,证据链对迈克尔·杰克逊极度不利,那么他将会牢底坐穿。
这次,双方真的是拼命了!
当然了,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索尼就是一手策划迈克尔·杰克逊性侵男童丑闻的幕后黑手。
不过,指向性非常明显。
唐恩给史蒂夫·伯克的建议,就是把这起案件背后的指向性,通过媒体舆论点明出来,让索尼受到强大的舆论压力,NBC并购索尼娱乐的案子,就会非常顺利。
可问题是,包括史蒂夫·伯克在内的很多业内大佬,普遍都认为,迈克尔·杰克逊的丑闻……是真的。
证据太不利了。
一旦处理不好,就会让索尼处于道德的制高点,而NBC就会成为帮助迈克尔·杰克逊洗白身份的帮凶。
这风险太大了。
这次的庭审,迈克尔·杰克逊很有可能要栽!
“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史蒂夫,在我看来,迈克尔·杰克逊的案子,恰好是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和他合作,拿到ATV和MIJAC两家公司运营权的机会!”
会客厅内,唐恩目光炯炯。
ATV和MIJAC两家公司,都是只有歌曲版权,缺乏业务运营的公司。要想把歌曲发行出版,并且能够有更多的收入渠道,就必须跟传统的唱片公司合作。
现在的唱片市场,已经高度垄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