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你这是要把表情捕捉和动作捕捉区分开来,搞两套技术系统?”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相比于人体动作,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实在太复杂了,即便是最先进的动作捕捉系统,也很难做到最好。” 说到这里,卡梅隆就摇摇头,“还是《极地特快》,罗伯特为了追求极致的表演捕捉,在汉克斯脸上粘了150个传感器,密密麻麻的连眼睛都不放过。可最终的视觉呈现……我是不大满意。面部表情的变化太复杂了,仅仅捕捉150个细节变化……远远不够。” 现在才2004年啊。 后世已经烂大街的技术,现在大都还处在研发、试用、改良当中。 《阿凡达》就是各类高科技集结、试用的小白鼠。 远远不是一个简单的3D直拍就能够概括。 对影迷来说,《阿凡达》的3D效果是直观体现。对电影人来说,《阿凡达》的背后有着比3D直拍更多更精尖的高端技术。 当然了,这也只限于对视觉效果追求精致完美的好莱坞而言。 对于其他国家的电影工业……说句不客气的话,就算是好莱坞10年前的特效工艺,也能从普遍意义上继续领先世界20年。 这是法国著名的《电影手册》的结论,好莱坞和好莱坞之外的特效技术,至少存在30年的代差。 唐恩是半个技术盲,不是太懂,问道:“你说的这个头套式表情捕捉系统,能解决问题?” 卡梅隆兴奋的伸出了一个手掌。 “什么意思?” “至少五倍!” “五倍?” 唐恩睁大了眼睛。 卡梅隆振奋的道:“罗伯特·泽米吉斯为了捕捉到丰富的表情变化,给汉克斯脸上沾满了传感器。可是,如果依靠麻省理工光学实验室的这个头套式表情捕捉系统,只要给演员戴上头套,就可以利用光学效应中不同角度的反射信号,捕捉到演员脸孔上的细微变化,至少……能捕捉到800个!” “好!” 唐恩也颇为振奋。 他忽然能够体会到卡梅隆对技术极致追求的快感了。 这是一种创造新时代的感觉! “不过……”卡梅隆顿了一下,有些为难,也有些心虚,“那里是大学,是科学实验室。我虽然了解一些情况,可是想把他们的研究成果利用在电影制作中,还存在一些麻烦。那毕竟不是好莱坞,咱们这一套,在那里……行不通。” 唐恩立时明白了他的意思,有些好笑。 大学实验室研发的技术,不就是为了在实践中获得应用吗? 卡梅隆说的难题,不外乎就是钱呗! 当然了,肯定不是小钱。 如果仅仅是几十万美元,卡梅隆就自掏腰包搞定了。 https: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