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米高梅收购案-《单挑好莱坞》


    第(2/3)页

    前世的时候,索尼就是牵头以控股公司的名义,斥资48亿美元的天价,收购米高梅!

    其中,30亿美元是现金,18亿美元是负担的米高梅债务。

    可索尼自顾不暇,能拿出这么多钱?

    当然不可能。

    在这场交易中,索尼其实只花费了3亿美元,就拿到了米高梅的控制权。

    具体的过程:索尼出资3亿美元,占股20%;康卡斯特出资3亿美元,占股20%;普罗维登斯股本合伙公司出资4.35亿美元,占股29%;德克萨斯太平洋资本基金出资3.15亿美元,占股21%;  DLJ商品银行合伙公司投资1.05亿美元,占股7%;四方集团投资0.45亿美元,占股3%。

    剩余的15亿美元现金,向华尔街的20多家银行,以未来米高梅的资产为抵押举债。

    这么一波操作,索尼花费了最少的代价,就拿到了米高梅的控制权,让索尼控制的电影超过了7600部!

    要知道,整个好莱坞的电影总存量,也就16000部。(整个美国的电影有数十万部,大多都不属于好莱坞电影,比如投资极低的B级片、成人片、进口片、电视电影等等。)

    这笔收购,索尼美了,他们掌控了好莱坞近50%的片源,为发展蓝光光盘,提供了最有利的保障;

    康卡斯特美了,他们和索尼合作,拿到了极大的片源,通过互联网点播业务,为电信运营提供了帮助;

    科克·科克里安也美了,他把米高梅卖了一个好价钱,大赚了一笔!

    然而,米高梅这家公司惨了。

    算上原本负责的18亿美元,杠杆收购又负债的15亿美元,总共负债已达到33亿美元!

    以米高梅的经营能力,这么大的债务压力,能活几年?

    能支付利息吗?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到了2009年,米高梅就再也支撑不下去,宣告破产。

    索尼的3亿美元打了水漂,但索尼影业发行了两部《007》电影,早就把钱赚回来了,更何况蓝光光盘,彻底打败了HD-DVD。

    康卡斯特3亿美元也打了水漂,但也通过视频点播、电信运营产业有了弥补。

    最惨的是华尔街,他们的投资、贷款,血本无归!

    这种以控股公司的方式杠杆收购,很坑人。

    也把好莱坞的投资环境,搞的一塌糊涂。

    从那之后,华尔街的资金急速收缩,好莱坞出现了很多中东、亚洲的投资人。

    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说,唐恩都不希望米高梅再落入索尼手中。

    虽然,他也不看好经营米高梅的前景。

    “康卡斯特更倾向于和新环球合作。”

    史蒂夫·伯克的话,仿佛给唐恩吃了个定心丸。

    “哦?”唐恩笑了笑,“你们的要求一定不小吧?”

    史蒂夫·伯克道:“其实很简单,我说过了,康卡斯特需要内容,来发展网络点播业务,推动电信运营产业。”

    “只要点播收入分成合理,就没有任何问题!”

    送上门的好事,唐恩当然不会拒绝。

    网络点播业务,是指单部电影的点播,比如《蜘蛛侠》,点播费用5.99美元;《美丽心灵》,点播费用2.99美元;《电锯惊魂》,1.99美元。

    流媒体业务,是指包月会员模式下。比如只要花10美元开通会员,就可以免费收看《蜘蛛侠》、《美丽心灵》这些电影了。

    未来的大方向,一定是流媒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