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筛查进行中……已完成初步扫描。共发现1745起相关失踪报告,其中137起存在微弱异常特征。正在进行深度模式识别与关联性分析……进度12%……进度38%……” 等待期间,施夷光的目光再次落回那北冰洋深处的红点。她知道,这种开启“门”的行为,就像在水池中投入一颗石子,涟漪会持续扩散。 即使最精密的隐藏,也难免在多重监测手段下露出蛛丝马迹。 天罗地网,疏而不漏。 …… 同一时刻,卡塞尔学院钟楼深处的沉寂,被昂热低沉的话语再次打破。 “你问我有没有第二条船?呵,哪里会这么容易?”他嘴角扯出一个没什么笑意的弧度:“说起来,末日派倒是设计了一艘武器化的……撞击用舰船,代号‘法厄同’,旨在必要时实施自杀式打击。” “可如今时间提前了至少八年,肯定来不及再造了。你的船票算是泡汤了。” 在古希腊神话中,法厄同为了证明自己是太阳神的儿子,恳求赫利俄斯让他驾驭太阳战车,但由于缺乏经验和控制力,他无法驾驭狂奔的战马,导致太阳战车失控,几乎烧毁了大地。 这里,正好对应了聚变引擎与撞击之效。 “船票泡汤……”副校长哀嚎一声,瘫回椅子上,灌了一大口酒,“也就是说,咱们现在连跑路的资格都没了?还有什么办法吗?” 昂热懒得理会这个问题,只是缓缓吐出一口烟圈,眼神幽深: “末日派……他们长期待在尼伯龙根中,本身就在不断降低自身在现实世界的‘存在感’。这是一种代价,也是一种保护。” “最终,他们会像是……逐渐淡出旁人记忆的幽灵,被现实世界慢慢‘抹去’。” “我知道的关于他们的内部信息,已经越来越少了。甚至有些曾经打过交道的名字,回想起来面容都已模糊……” “如果问我对末日派那些人的态度,我只能说,”他话锋一转,语气重新变得冷静甚至冷酷,“支持一部分人留一条最终的后路,是必须的。” “未虑胜,先虑败。这无关勇气或懦弱,而是文明延续的本能。” “我们卡塞尔学院,不也有‘冰窖’那样号称能抵御龙王级攻击的避难所吗?里面藏着物种基因库和人类文明的信息备份,虽然据评估仅能维持内部生态循环运转五百年。” “据我所知,全世界已知的、具备类似规模和防御等级的地下避难空间,明里暗里加起来,大概有五个。更不用说那些顶级富豪私下建造的小型避难堡垒了……” “我记得看过一份调查报告,估计有将近20%的美国人,或多或少都在为某种形式的世界末日做着准备,从地堡到罐头食品。” “看,总是有人选择上战场,也有人……选择想办法活下去。” “而且,末日派也并非全部撤离。”EVA的空灵声音再次响起,调出了新的资料,“根据破译的内部通信显示,有相当一部分精锐人员自愿留下,潜伏在全球各地。” “他们的任务是……‘观察终末’,收集黑王复苏过程及其实力、特性的第一手情报,并尝试通过深空通讯链路,将这些至关重要的信息发送给‘北极星’,为他们的深空航行提供预警,或许……也为了有朝一日可能的回归。” “此外,资料显示,”EVA补充道,“他们原本计划就在今天,向几个特定的、被认为尚有抵抗能力和意志的组织——主要是中~国、俄~罗~斯、以及我们秘党——发送一批重要的技术文件,作为‘遗产’。” “像是什么‘光孤子耦合中性粒子束武器’的设计蓝图、‘磁旋场约束涡环飞行器’的推进理论、‘可调性声学超构活化金属’的冶炼配方、‘量子双模压缩(QTMS)雷达’的核心算法等等……很有意思,名单里没有M国。” “什么原因?不满汉高么?”副校长挑眉。 “评估认为,M国缺乏完整的稀土产业链、高纯度核原料储备、以及……足够的国家级执行力来完成相关技术的快速转化和部署,不足以从资~本主导快速转变为政~府主导。” EVA给了客观的回答:“虽说这可能有一部分半苏系组织的偏见,但确实符合已知结论。” “不过,”她话锋一转,“所有这些技术资料,连同服务器内储存的、数量远超预计的其他情报,都已被施夷光小姐抢先一步攻破防火墙,完整下载并传输到了我们的服务器上。” 昂热微微一怔:“这算是……迟到的船票吗?” 他将手中的雪茄按熄在水晶烟灰缸里,火星溅起又迅速熄灭。 窗外,伊利诺伊州的夜空清朗无比,猎户座高悬,其腰带下方,北极星正亮得刺眼,冰冷的光芒穿透万年时空,注视着人间的纷扰与抉择。 “他们把自己当成了人类的诺亚,”昂热低声说,带着说不清的感慨,“却忘了诺亚方舟的故事里,上帝最终放过了人类。” “上帝?你是指黑王吗?” 副校长试图用他惯常的玩笑语气接话,但效果不佳:“据考证,祂可是希伯来神话中雅威的某个原型变体,主宰命运与毁灭……” “不。”昂热打断了他:“我指的……绝非那种人格化的神,而是……‘地球意志’,或者说,龙族文明在远古时代曾经崇拜、后来却背叛了的那个信仰图腾——世界树。” 他缓缓转过身,面对着弗拉梅尔和EVA的光影,表情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流传在极其少数的龙族古老文献碎片里:黑王尼德霍格并非由父母生育而来,而是由地球本身孕育的。” “从天体学的角度说,它是……行星级的生命体,强过地表一切存在的集合。黑王的复活之所以无法避免,是因为……缺了这个东西,地球就会再度造出一个新的来。” “那岂不是不死不灭了?” “未必。” …… “刚才的监测网络,响应速度与解析精度皆属上乘,反应迅捷,处置得当。”晶屏那端,赵青的声音带着一丝赞许:“对尼伯龙根空间特征的数据抓取,看来是越发充实完善了。” 她话音微顿,仿佛思绪已飘向另一个更宏大也更缥缈的课题:“那么,之前尝试沟通‘地球意识’的进展,怎么样了?” “有任何回应或线索吗?” 施夷光轻轻摇头,身后晶屏数据流转,呈现出多项实验的日志报告:“依旧毫无成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