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王道和霸道-《穿越宋朝当太子》


    第(2/3)页

    这一切都源于燕国的王道传统,以周礼为核心的治国思想,传承了数百年,讲道德,重礼仪是燕国的治国之策。

    战国时代六国变法图强,不约而同地走向了霸道之路,唯独燕国固守王道传统。

    燕昭王前期讨伐齐国是为了复仇,所以攻城拔寨尽显快意恩仇,但到了后期,围而不攻是为了燕昭王向世人展示仁爱,等待苟延残喘的齐人自行瓦解。

    战国纷争不断,唯有霸道才能实现统一,这同宋朝立国初期是何等的相似。

    宋太祖赵匡胤起于草莽,带领宋朝走上了霸道之路,宋朝是故平定南北,结束五代纷乱。宋太祖虽然杯酒释兵权,但是对武将还是比较重视的,注重文武的平衡。

    但是到了宋太宗继位后,文武之间的地位发生了变化,白沟河兵败,大宋的脊梁被打断,从此一蹶不振,谈辽色变,从主动进攻变成了被动防御,也从霸道之路变为了王道之路。

    随之继位的宋真宗,本事没有多大,偏偏好大喜功,爱好封禅,而彼时的辽国在萧太后的统领下日益强大,最终逼迫宋朝签订了檀渊之盟。

    虽然檀渊之盟对于宋朝而言是不平等条约,但从另一个层次上来讲,檀渊之盟后,宋辽之间维持了近百年的和平。

    当然最主要的是宋朝实行王道之路后,也把自己的盟友辽国带到了王道之路上面,原本的猛虎变成了养在动物园里观赏的老虎。

    宋仁宗继位后,虽然勤政爱民,躬行节俭,但就其本身而言也不是个安分的主,西夏李元昊叛乱就是悬在宋仁宗心间的一根刺。

    宋仁宗筹谋数载,最终出兵讨伐西夏,但理想是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宋军十战九输,而辽国趁机打劫,最终宋仁宗不得草草议和结束。

    在赵昕看来,要想社稷安稳,百姓安居乐业,实行王道是必须的,但王道也仅仅是对内统治百姓的工具而已。

    若想实现征服世界的梦想,他就必须带领宋朝重新走向霸道之路。

    在他眼里,霸道安天下,王道治天下,二者缺一不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