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皇孙诞生-《穿越宋朝当太子》
第(2/3)页
自有翻译朝他们说了几句话后。
几位使者都恭敬的朝着赵昕行了一个礼,而后是吐露出各种方言出来,赵昕聚精会神的听了,有的部落说得好像闽南话,而有的又像广西话,甚至像四川方言的都有。
当懂各部落话的渔民们翻译后,赵昕才明白这几个部落使者的意思,那就是他们没有太多的物资用来换取粮食,但他们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用女人换粮食。
各部落使者来到城寨后,见到那一座座装满粮食的仓库,说不心动那是假的,但看到周围装备精良的大宋士兵之后,都收起了那些小心思,规规矩矩的交易起来。
由于先前各部落发生了几次冲突之后,每个部落的情况都差不多,那就是女多男少,平均一个男的得分七个老婆,所以这些部落酋长便想要用女人来兑换粮食。
赵昕本来也想答应下来,但随即想了一下又觉得不妥,他担心若是后世某本史书上记载,某年某月某日,太子赵昕前往流求,用粮食换取各部落女人,那就真的遗臭万年了。
赵昕婉拒了各部落的这项提议,各部落使者听到后,都不由的耷拉着脑袋,有些萎靡。
赵昕见此提出了另一个方案,那就是各部落出人帮忙建造城池,而他将按照每个部落所出的人数来给予粮食作为报酬。
据福建路转运使蔡襄传来的消息表明,第一批迁移的百姓已经到了江南东路,再有半月就至福建路,那么估计一两个月内就能到达泉州了,如果在福建路雇佣人力前来流求造房子,那绝对是划不来的,所以赵昕一早就将主意打到了流求各部落头上。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本地的部落在流求生活的时间长,知道哪些木材更适合造房子,且长期奔走于山林之中,即便是女人,那体魄也同大宋男儿不相上下,一个能顶三个用。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廉价的劳动力。
各部落使者觉得这方法也不错,因为对于他们来讲,眼下填饱肚子才是最重要的。
......
与此同时,皇佑四年,八月秋社。
这一天,各家都用社糕点、社酒互相赠送,达官显贵、皇亲国戚之家及宫廷中,都用猪羊肉、腰子、奶房、肚肺、鸭饼、瓜姜等,切作棋子那么大的小片,加上各种调料搅拌均匀后再蒸熟,铺在饭上,叫做“社饭”,邀请宾客一同食用。
普通百姓人家的妇女都要走娘家,晚上回来的时候,娘家的父亲及兄弟姐妹都会拿出一些葫芦儿或者是新枣儿作为礼物送给她,这也就是俗语里人们常说的“宜良外甥!”
学堂里的教书先生也会举行秋社的有关活动,至于活动经费,自然是羊毛出在羊身后,每个学生都会提前上缴一定的钱。
曹皇后今日也与延福宫设宴,邀请大臣们的女眷前来宫中赴宴,东宫几女自然也再邀请的范围之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