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论和亲-《穿越宋朝当太子》


    第(2/3)页

    但就是这样一个昏庸的君主,却极为喜好宋文化,并且做过不少诗作,甚至临死前还嘱咐后世子孙一定要和大宋交好,切勿生事。

    赵祯并未回答,而是皱眉不语,良久才慢悠悠说道:“于私,徽柔是朕的爱女,朕岂能不心疼,让她远嫁辽国,朕又怎会舍得。可于公,朕的每一言,每一项措施都得以天下百姓为重,若朕舍一女,能换天下百姓平宁,自此宋辽相安无事,朕心愿足矣!”

    赵祯又道:“朕一直未决此事,也与太子未在京中的有干系,毕竟和亲一事,兹事体大,朝中大臣无论赞成的,还是不赞成的,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言,而真正的决策者是我们赵氏皇族,最重要的是,这大宋天下以后是你的,对辽是战是和,朕说了不算,太子你说了才算。”

    “远的来说,西汉时期,自汉高祖刘邦立国以来,和亲不断,汉景帝更是将亲生女儿都送去匈奴和亲,可结果呢?匈奴照样入侵汉朝,屠戮汉室子民,最后还是汉武帝雄才大略,对匈奴宣战,最终击溃匈奴,解决百姓于水火之中。”

    “近的来说,唐太宗时期,吐蕃松赞干布多次求娶公主,最终唐太宗以文成公主入藏,可结果呢?唐朝一旦衰弱后,吐蕃就卷土重来。”

    “所以儿臣认为与辽和亲只能图一时之安稳,非长久之计!”

    赵昕侃侃而谈道。

    “太子有何看法?”

    赵祯又道。

    “父皇!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最后魏蜀吴三家胜出,各自占拒半壁江山。然则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最终司马氏一统天下。所以儿臣认为,我大宋与夏辽终有一战,不是大宋亡,就是夏辽灭。”

    “这些道理朕都懂,朕想知道的是太子的长久之计是什么?”

    赵祯笑着说道。

    “父皇,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利益,决定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由两国的综合国力来决定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