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叹服-《举汉》
第(2/3)页
刘景曾为市吏,深知吏人之苦,就拿吃饭来说,汉代普遍一日两餐,食时,即上午七点至九点用早饭,而此时恰好是工作时间。家中富裕的官吏,自有奴仆送餐,然而大部分吏人都是自备壶餐,且多为隔夜饭。
刘景为吏人提供一荤两素的免费早餐,即使荤菜只是最为常见的渔产,亦受到吏人的一致欢迎。
刘景此举不但解决了吏人的吃饭问题,同样也减轻了吏人的生活压力。
要知道,绝大部分吏人,月俸不过米二斛,钱三百六,养一人有余,却难以养家糊口,刘景为他们免去早餐之费,长年累月下来,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另外,吏人平日都是独自居于吏舍,只有休沐日才能归家,同家人团聚。
刘景以前孤处吏舍,常以为憾,因此他打破了这一传统,允许吏人妻、子入住吏舍。
鉴于有些吏舍已经残破,刘景特地命人将吏舍重新修缮一遍,确保吏人及其家人无寒冻之患。
只是为人妇者,有侍奉舅、姑的职责,加上种种顾忌,吏人妻、子入住吏舍者仅有三四成。
《管子》云:“农有常业,女有常事。一农不耕,民有为之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受其寒者。”
前面说过,吏人俸禄不足以养家糊口,吏人之妻大多需要纺绩、织屦以贴补家用。
有家境贫寒者五十余人,刘景设纺室,为她们提供麻枲、丝茧等原材料,及纺绩、织纴,綀缊之具,付给工钱,收取布帛。
汉世以皇后之尊,也要“亲桑”,以为天下表率,邓瑗、赖慈虽出身名门冠族,也都习于女工,平日出入纺室,亲织衣履。
刘景的做法并未引起争议,因为汉代一直便有“女子同巷,相从夜绩”的传统,所谓相从夜绩,也就是为节省灯火之费,诸女夜间聚在一起,共同纺织。
说实话,这两件事对刘景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付出的不过是一点钱粮而已,却一举奠定了他在吏人心中无以复加的崇高地位,是真正的花小钱办大事。
刘景为吏人谋福利,同样也没忘记百姓,事实上自主政荆南以来,刘景已颁布多项惠民政策,诸如减免赋税、废除口钱等等。这次,他盯上了徭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