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域外-《三国:汉中祖》


    第(2/3)页

    实际上,刘禅对律法的钻研被众人严重低估,其在大汉朝中也当是首屈一指之人。刘禅不仅学自诸葛亮的法学思想,同时他也拥有后世的律法知识,加上他多年治理大汉的经验,足以在法律体系、司法解释等宏观方面傲视众人。

    比如刘禅直接否决了汉代以来的用于律法上的章句(司法解释)滥用,但他也深知章句的重要性,其能保证汉代律法的迭代性。因此刘禅把章句的权利归纳大理寺所有,让官方出示司法解释,取消私人解释。

    同时考虑到大汉地方情况各不相同,刘禅也建议不同地方可以拥有不同的司法解释,或是桉例判决,但总体上不得违背大汉新律的司法精神。

    在政务繁忙下,延熙三年很快过去了。时间来到延熙四年,在过去的一年中,除了姜维大胜高句丽,太子在扬州度田顺利外。天下却是风调雨顺,无论是巴蜀、陇右,还是中原、荆扬皆迎来了丰收。

    不得不说,刘禅运气很好。在大汉统一天下以来的这些年头中,居然没有发生过什么天灾或人祸之类的事。没有天灾人祸,农业又得以丰收,刘禅也开始把目光放在其他方面上。

    当下他正与几名从扬州而来的胡僧交谈,了解大汉以外的世界,或是相谈佛教,其中知晓佛礼的霍弋陪坐。

    刘禅与胡僧交流几句后,目光看向康僧会,问道:“卿自言从身毒渡海而来,不知当下贵霜国如何?”

    康僧会,康居人,从小随其父移居天竺(印度)。父母双亡后,出家学道,严守法戒。为传播佛教思想,从天竺渡海抵达交趾,又从交趾到建业。恰逢吴越战乱,避世不出,专研汉家学说。

    直到太子刘璿下扬州度田,康僧会会同维只难、支谦等人求见刘璿,希望能说服刘璿帮助他们传教。太子刘璿对于宗教之事,不敢擅自决定,便把他们送到长安,让他们去面见刘禅。

    康僧会摇了摇头,说道:“启禀陛下,自婆苏提婆身亡,贵霜国力日渐衰微。今虽仍存贵霜国,但也已分裂成若干小国。且身毒南部已不在贵霜统治之下,乃由笈多国统治。”

    “笈多国是何来源?”

    康僧会沉吟少许,简单说道:“笈多国乃身毒本地小国,贵霜衰弱之下,笈多王起兵反叛,降服诸邦。在笈多王去世后,其子沙摩陀罗·笈多上位后,征服身毒南部。”

    顿了顿,康僧会称赞说道:“沙摩陀罗虽与陛下皆二世起家,但与陛下相比,其当逊陛下才略。陛下之雄风,在下闻所未闻。”

    维只难适当地插嘴,补充说道:“贵霜之西有萨珊国,其多次东进与贵霜交战。贵霜被其所败,西陲国土尽被其所吞没。”

    在这个小冰河时期,四大古国虽然衰弱,但实际上也有新的王朝诞生。如印度的笈多王朝,西亚的萨珊王朝,当下或许可以加上崭新的大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