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妈妈织的毛衣-《重生97之韶华行》
第(1/3)页
“正要聊这个呢。”苏幼安自己也喝了口茶。
“我打算把邹刚培养成唱作派歌手,第一张专辑先找国内的工作室合作,把名气初步培养起来。
然后我们再成立一家唱片公司自己做,制作、发行、宣传一条龙搞起来,这样就不用受制于人。”
“嗯,这个思路刚子你自己觉得呢?”
邹刚点点头,“我没意见,第一首歌的demo已经做好了,刚开始练第二首歌。”
“我是打算两首demo搞好之后,发给BJ的太合麦田。
这家公司的管理团队在业内非常专业,很适合内地市场。”
“音乐公司我也不熟悉,你先把名字写下来,我找关系问,总能找到熟人。”
“其实不用很硬的关系,只要保证demo能到关键人手里,并且愿意听一下,就ok 了。
毕竟歌曲的质量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
“嗯,那就更简单了,问题不大。”
苏幼安这波操作属于投桃报李,拿了人家的歌,再给人送回去。
况且太合麦田的老板宋柯加制作人某松这样的实力,在国内音乐圈也确实是顶级组合了。
宋柯曾经是华纳国内的音乐总监,后来离开太合之后,还是阿里进入音乐市场后精心选择的董事长。
至于某松就不用说了,这个时候正是他音乐事业巅峰期,还不像后来只会舔自己的外国爸爸。
关键是现在这家公司也没有什么太好的成绩。
叶蓓的《纯真年代》,朴树的《我去2000年》都是99年才正式发行的专辑。
这个时候把demo送过去,堪称雪中送炭了。
毕竟自从南京音像出版社引入了任贤奇的《心太软》后,国内的音乐市场现在可谓是一片萧条。
也就明年发第三张专辑《征服》的那英在唱片销量上还能与港台歌手一战。
想想现在的内地所谓四大天王,孙楠、毛宁、刘欢、解晓东。
可以说在歌曲专辑销量方面,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孙楠今年更是出口转内销,跑到马来西亚去制作发行自己的第四张专辑《认识孙楠》,再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发到国内。
结果销量惨绝人寰,一点泡沫都没有起来。
苏幼安估计,要是把98年冯导的《不见不散》电影资源再抢过来,老孙同学估计要哭出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