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道观-《双标王爷他插翅难飞》


    第(2/3)页

    马车缓缓停下,山路崎岖,她们出来不曾带多少仆婢。明婳便吩咐青楸帮着卸下箱笼,自己则搀着母亲入了道观。

    崇安帝痴迷修道,但凡在大绥叫得出名字的道观,香火都不会差。只是飞云观却十分冷僻,人迹罕至。

    燕绾望着这片寂静庙宇,缓缓道:“这飞云观的道长一生潜心修道。因着脾气古怪,不肯同宫里那些养着的方士为伍。但却是个极为心善之人,这些年飞云观收养的失祜孤儿,不知凡几。我看这他们可怜,时常多添些香火钱。不然这飞云观也难以支撑到如今。”

    明婳倾耳听着,想到三年前自己差点丧命,便是那老道士救的她.想来也是因为母亲这些年对飞云观的暗中接济。只是望着那清冷肃穆的道观,心中闪过一丝悲凉。

    前世明府落败后,这飞云观也便销声匿迹,那些被收养的孤儿想来也不知所踪。只是不知那老道去了何处,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

    思忖间,便听见燕绾冲前方来人略略颔首,笑道:“许久不见冲虚道长了。”

    明婳抬眸,望向冲虚道长,只见这人同三年前并未什么不同,也是一袭洗的有些发白的石青色道袍,手中握着根拂尘,瘦骨嶙峋的模样全然不似京中那些面色红润的方士。

    冲虚看见明婳,眸光微动,朝着燕绾行了一礼,道:“观中备了茶水,夫人可先去歇息...至于这位小友,许久未见,小友与从前大有不同了...”

    这话说的颇有深意,明婳思忖间便明白,对燕绾笑道:“母亲,您先去歇息,女儿有些疑惑想向道长请教。”

    燕绾狐疑的望着女儿,又看了眼冲虚,见他捋了捋胡须点头,便也心下稍安,跟着一旁的小道先行一步。

    冲虚道长目光在明婳身上逡巡着,点了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

    明婳不言,只是眸光沉静的望着远处的山路,冲虚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声音沉如钟磬。

    “故人得此机缘,应是脱胎换骨,怎如今观之又添新愁,如此下去,怕是消磨之相啊!”

    远处的山路隐在薄雾之中,明婳竭力的想看清楚,却是不能。

    收回视线,望向冲虚,低声道:“自身消磨又如何?若是用我一人消磨换得从前之憾,来这一遭便也算圆满。

    “只可惜...”

    明婳一想到李珩每每望着她几欲充血的眸子,便心中苦涩。

    冲虚道长倏地一笑,道:“故人既到此处,便是机缘。众生皆苦,因缘际会来之不易,可要擅自珍惜莫要重蹈覆辙才是!”

    明婳听着这模棱两可的话,心中疑惑,刚想开口再问,却不料冲虚道长却是摇摇头,拂尘清扫,翩然离去。

    彼时观中寂静,重蹈覆辙四个字在明婳脑中久久不散,眼前的迷雾仿佛又浓郁了些。

    奔波了一日,原本疲惫的身子在同冲虚几句话后竟稍稍来了些精神,靠在窗前看着外头漆黑的夜色,因着下了一日的雨,微风吹过,裹挟着些许泥土的味道,令人心中舒适。

    重重呼出一口浊气,明婳望了眼窗外被浓雾笼罩下的月色,隐隐约约的渗透出些许细碎的光。
    第(2/3)页